自己不是她的拖累,他會永遠的站在她的身側,為她遮風擋雨。
他後半生,都是屬於她。
在他這種鄭重的承諾中,老族長這才滿意的含笑閉上眼睛。
他這後面的十來年日子,真的是享福了。
他就算到了地下,也能對得起列祖列宗了。
老族長的葬禮辦的很隆重,季如歌對這位老族長很敬重。這些年來,遇到一些阻力也都是老族長衝到前面,所以季如歌很感恩,記住這個可敬可愛的老頭。
如今他壽終正寢,季如歌用了一個隆重的儀式送走這位老者。
思緒回來,季如歌描述未來世界的社會形態、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。在鳳司瑾聽來,那是一個比神仙還要令人向往的地方。
季如歌展示莊園裡的特殊設備。包括簡易發電裝置、淨水系統、保溫設施等。這些都在有限條件下復制了未來技術。
鳳司瑾理解為何季如歌總能提出新穎見解。她的知識儲備遠超這個時代,能看到更長遠的發展方向。
因為生在文明時代,所以她才有了不同這個時代的文明。
季如歌說明自己最初的不適應。如何學習當下語言習俗,如何隱藏身份,如何逐步推行改革。這個過程充滿挑戰。
鳳司瑾回憶與季如歌相處的細節。很多當時覺得奇特的行為,現在都得到合理解釋。他欣賞她適應環境的勇氣。
兩人討論未來的計劃。季如歌希望繼續推進北境發展,但要以符合時代規律的方式進行。不能過度超前引發動蕩。
鳳司瑾完全支持這個想法。他建議循序漸進地引入新技術,讓民眾自然接受改變。同時保留優秀的傳統價值。
季如歌透露還有一些未來知識可以分享。包括醫療技術、農業改良、教育方法等。這些將惠及更多百姓。
他們約定繼續保守這個秘密。不過度解釋技術來源,只強調實用效果。讓時間證明一切。
鳳司瑾表示無論她來自哪裡,在他心中她就是季如歌。是帶領北境走向繁榮的領導者,是他摯愛的妻子。
季如歌感動於這份理解。她承諾會繼續做好現在的角色,為北境發展貢獻力量。
此後,季如歌更從容地推行改革。她結合未來知識和當下實際,提出更可行的發展方案。北境建設進入新階段。
鳳司瑾成為最得力的支持者。他幫助篩選適合推廣的技術,協調傳統與創新的平衡。夫妻配合更加默契。
莊園成為特殊研究中心。有限度地試驗一些新技術,成功後再推廣到各地。這裡也是季如歌思念故鄉時的靜心之處。
北境民眾感受到持續改善的生活。他們不知道這些進步背後的真相,但由衷感激季如歌的貢獻。
季如歌逐漸適應當下的生活。她把這裡視為第二故鄉,用心經營這片土地。來自未來的記憶成為獨特財富。
鳳司瑾時常與季如歌討論長遠規劃。他們著眼於子孫後代的福祉,希望建立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。
這個秘密始終只有他們兩人知道。其他人雖然察覺到季如歌的特殊,但都尊重她的隱私,不過多探究。
季如歌感謝命運安排。雖然失去原來的世界,但在這裡她找到新的人生意義,獲得真摯的感情。
她繼續以季如歌的身份生活。運用未來知識改善當下,同時珍惜眼前的幸福。這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結局。
鳳司瑾履行著永遠相伴的承諾。他們一起見證北境的成長,分享每個重要時刻。這段跨越時空的緣分持續綻放光彩。
而余生,他會陪伴她做很多很多事,以自己的視角看她改變這個時空,這個朝代,他就是最好的見證者。
“執子之手與子偕老!”